特黄a级片,日韩视频一级,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久久精品在线视频,91日本精品,国产人妖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首頁 > 新聞 > 專家觀點 >

手機報將對傳統媒體形成沖擊

2007-02-07 00:00:00   作者:   來源:   評論:0  點擊:



2007/02/07

  被稱為“第五媒體”的“手機報”,近年在全國不少地方紛紛問世!笆謾C報”在給人們帶來閱讀便利和快捷、提供更豐富內容的同時,也給主管部門帶來一些需要研究的新課題。
  紛紛面世的“手機報”
  “手機報”從2004年夏天開始興起,至今不斷升溫。2004年7月18日,《中國婦女報》推出了全國第一家“手機報”--《中國婦女報·彩信版》,隨后《北京青年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信息導報》《家庭周末報》等紛紛推出自己的“手機報”。重慶、浙江、廣東、江西、山東等地的媒體也與當地電信部門合作,先后推出“手機報”。
  中國傳媒大學胡智峰教授說,“手機報”是將報刊這一傳統媒體的內容通過無線技術平臺發(fā)送到用戶的手機上,使用戶隨時隨地、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閱讀到當天報紙的內容。這一在電信網與互聯網融合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高科技產物,是移動增值業(yè)務與傳統媒體的結晶!笆謾C報”是繼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四大媒體之后出現的,故又被稱為“第五媒體”。
  胡智峰教授認為,“手機報”這一新興媒體將互聯網的力量從電腦轉移到手機上,從而誕生了全新的社會文化現象。2005年《中國報業(yè)發(fā)展報告》預測,未來10年中國報業(yè)將有八大趨勢,其中一個發(fā)展趨勢是,在未來三五年內,報紙出版單位將樹立“數字報業(yè)”理念,加快向數字內容提供商轉型,占據新興的內容產業(yè)的制高點。
  將對傳統媒體形成沖擊
  我國的手機用戶已超過4.6億戶,用戶規(guī)模居世界首位。專家認為,“手機報”具有個人化、移動性、即時性的特點,非常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有著巨大的潛能,將對傳統的廣播、電視以及印刷媒體形成強大沖擊。
  由大眾報業(yè)集團和山東移動聯手打造的《齊魯手機報》,每天在第一時間把當天報紙的精彩內容發(fā)到用戶手機上。《齊魯手機報》每期約3000字,每天早晚發(fā)送兩次,其報系還包括“體壇風云”“娛樂搶鮮報”“時尚生活”等子報。
  “手機報”以其便利和快捷深受讀者歡迎。《齊魯手機報》在開通的3天時間內,就有萬余讀者踴躍定制。經商的張先生說:“平時常出差,很少有時間可以坐下來看報紙,很多新聞都是過了幾天才聽朋友說的,F在訂了《齊魯手機報》,就像隨身攜帶了好幾份報紙、雜志,可以隨時隨地看新聞!痹跐,一些細心的讀者仔細地算了一筆經濟賬:“每天兩次,約3000字,每月才5元,比一些短信類的新聞劃算多了!
  由浙江日報、浙江在線及浙江移動合作創(chuàng)辦的浙江“手機報”,每期內容有2500字左右,再加5-6幅圖片,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標題新聞,還有一些實用性信息。一天發(fā)兩次,遇到重大事件、突發(fā)性事件時還發(fā)增刊。目前,浙江“手機報”共有7萬多收費用戶。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管委會主任項寧一說,他們已將產品延伸到了縣市,如在義烏市與《義烏日報》合作,在樂清市也創(chuàng)有手機地方版,主要是在現有內容之外增加一些地方新聞。
  如何管理需要研究
  一些新聞界人士認為,“手機報”的面世,不但為傳統的報紙傳媒帶來新的活力,而且對用健康的精神食糧武裝手機短信渠道、打造健康手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手機報”面世凸現的管理滯后和政策不完善等問題,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保聚說,“手機報”怎么管,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致使主管部門現在對“手機報”很難實施有效的管理,包括其新聞來源的版權問題等,都難以規(guī)范。
  山東省通信管理局市場監(jiān)管處副處長許愛玲說,因為“手機報”向用戶收費,應將其定為短信運營,屬經營行為,理應取得許可證,可目前已有的“手機報”大都沒有到相關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管委會主任項寧一也認為,對“手機報”進行輿論引導非常必要,現在手機短信市場魚龍混雜,一些不規(guī)范的公司也置身之中,他們考慮更多的是經濟效益,而不是社會責任。
  針對各地紛紛創(chuàng)辦“手機報”的現象,大眾網總編輯王涪京表示,應嚴格手機新聞信息短信內容提供商資格的審批,力求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的統一。

新華網(www.xinhuanet.com)

相關閱讀:

分享到: 收藏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