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a级片,日韩视频一级,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久久精品在线视频,91日本精品,国产人妖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首頁 > 新聞 > 專家觀點 >

周宏仁博士談電子政務的九個問題

2002-09-20 00:00:00   作者:   來源:   評論:0  點擊:



  電子政務究竟該如何定義?
  周宏仁(以下簡稱周): 電子政務不是現有政府的電子化,電子政務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政府進行信息化改造,它應該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 更有效,更精簡;
2. 更公開,更透明;
3. 為企業(yè)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4. 重新構造政府、企業(yè)、居民之間的關系,使之比以前更協(xié)調,使企業(yè)和居民能更好地參與政府的管理。
問題2:
  中國現有的法律還沒有承認電子簽名的有效性,法律問題是否會影響電子政務的順利進行?
  周:法律問題必然會影響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我國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往往過于重視追趕國外的熱點而忽略了我國的實際情況,前一段時間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就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在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情況上,我國和外國的差別是比較大的。我國要發(fā)展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就要考慮到可發(fā)展的環(huán)境,而法律框架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境。例如數字簽名法,現在已經有20多個發(fā)達和發(fā)展中國家頒布了數字簽名法,我國在這方面是比較滯后的。
  立法問題往往需要先行一步,但是,在我國的傳統(tǒng)觀念中往往將法律看得過于嚴肅,為了使第一個版本的法律比較完善往往要花費多年時間,而實際上法律是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在信息時代,社會發(fā)展非常之快,在立法方面的滯后可能會使我們錯過發(fā)展的機會。也許我們可以把膽子再放大一點,把立法的速度再加快一點。
問題3:
  我國現有的計算機安全技術是否能夠保障電子政務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
  周:計算機安全技術并不成問題,重要的是采取何種安全管理策略。首先,我們要將電子政務系統(tǒng)對安全的需求進行分類、分級,對于國家的核心機密可以采用專網、物理隔離的方法,不是特別重要的地方采用虛擬專網,再下一級可以采用Intranet和防火墻。我們應該對不同的安全需求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 但是,我們不能認為電子政務系統(tǒng)就一定是涉密的,應當有公開、內部、秘密、機密等不同的檔次,進行分檔處理。只要采取科學的管理,安全是可以做好的。
問題4:
  公務人員是否可以駕馭電子政務系統(tǒng)?是否會由于公務人員的經驗不足、計算機水平不夠而影響并延緩電子政務的實施?
  周:我國各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公務人員駕馭電子政務系統(tǒng)的能力也不同。目前,從全國的平均情況來看,政府工作人員的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
  對于電子政務,我們既要“熱”,也要“冷”:在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之前要熱,在認識到之后要冷。電子政務的關鍵不在于技術,而在于管理。對于我國的政府官員來說,重要的是正確理解什么是電子政務,電子政務能對本地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提供什么樣的機遇,而不是看到別人做什么成功了、解決了什么問題,自己也就跟著做什么。應該按照自身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來決定自己電子政務的優(yōu)先領域,解決自己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缺少經驗、技術不足會影響電子政務的進行,但是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培訓來解決。例如意大利政府要求全部公務員通過計算機水平考試,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隨著經濟和教育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能不是很大的問題。最怕的問題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已經搞懂了電子政務,但實際上卻沒有懂,或沒有完全懂,搞一些表面的東西,花了國家和納稅人大量的錢而沒有辦成實事。
問題5:
中國有8億多農民,很多地區(qū)經濟、技術都比較落后,電子政務是否能夠真正地為大多數中國人服務?
  周:這是肯定的。有一種觀點認為信息化應該在發(fā)達地區(qū)先行一步,我不大同意這種觀點。貧困地區(qū)之所以貧困是因為這些地區(qū)人們的民智沒有開,沒有受到更好的教育。信息化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居住在偏遠地區(qū)的人們同樣可以享有接觸信息、知識和接受教育的權力。例如可以從中小學做起,信息化可以為中小學生提供上互聯(lián)網的機會,讓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在網上學習、進行溝通。信息化建設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這個條件,使他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這樣會使他們的思想產生變化,就會想辦法戰(zhàn)勝貧窮。我們在建設電子政務的時候不要忘記這8億農民,應該利用信息化拉平東西部的信息差距。差距在一段時間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繼續(xù)拉大這個差距,這是一個戰(zhàn)略問題。
問題6:
會不會有一些人因為擔心隱私無法得到保護而拒絕使用電子政務?
  周:會的,這在美國已經有了先例。去年在美國的一項民意測驗中,有65%的居民希望將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步伐放慢一點,他們主要的疑慮就是擔心隱私無法得到妥善的保護。事實上,美國在1998年就通過了數據保護法來解決保護個人隱私的問題,但是,老百姓還是不放心。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適應過程。
問題7:
誰是電子政務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百姓?還是IT廠商?為什么?
  周:從長遠來看,受益的是百姓和IT企業(yè)。因為電子政務是我國發(fā)展的一個機遇,如果做得好的話,對國家的治理有好處,政務可以更公開、更透明,可以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我國的電子政務發(fā)展也為我國的IT企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機會,可以發(fā)展一批民族IT企業(yè),可以提高國內企業(yè)的競爭力。如果電子政務建設花了很多的錢,而民族IT企業(yè)卻沒有發(fā)展起來,無疑將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問題8:
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實現電子政務?
  周:如果抓得好、不走彎路的話我們有可能在十年內基本實現電子政務,達到發(fā)達國家經過近五十年時間才達到的水平,實現一個跨越式的發(fā)展。但是前提是不走彎路,如果走彎路的話就很難說了。如果我們建設電子政務時的指導思想、出發(fā)點有問題,那么我們就有可能走彎路,例如,錢花了、設備買了、網絡也有了,但是為百姓提供的服務很少,或百姓不愿意使用,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就不能說很成功。
問題9: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如何協(xié)調發(fā)展電子政務?
  周: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是要做到:
  第一, 抓基礎、抓環(huán)境。如建立政府公共信息平臺、安全管理、標準和規(guī)范。
  第二, 抓政策,明確要鼓勵什么、不鼓勵什么。對于安全也要有安全政策。例如,明確哪些電子政府的建設可以由企業(yè)介入,哪些不可以。
  第三, 建立明確的法規(guī),如數字簽名法。
  第四, 應明確優(yōu)先級,重點抓一些國家基礎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

計算機世界(www.ccw.com.cn)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呼叫中心非經濟的激勵機制

下一篇:SME中的CRM

相關閱讀:

分享到: 收藏

專題